芒种:麦黄梅熟 种下希望
芒种:麦黄梅熟 种下希望
芒种:麦黄梅熟 种下希望
近日,安徽蚌埠五河县朱顶(zhūdǐng)镇,一台(tái)台大型玉米一体化播种机正穿梭在田地里,正在进行玉米播种作业(李向前)。人民网-安徽频道
“时雨及芒种(mángzhòng),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6月5日,我们迎来了夏日(xiàrì)的第三个节气——芒种。
与谷雨、白露、大雪等根据物候而(ér)命名的节气(jiéqì)不同,芒种(mángzhòng)是二十四节气名称中唯一反映农事活动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五月节,谓有芒(yǒumáng)之种谷可稼种矣”,意即此时有芒的麦子可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在忙碌的时候,大麦、小麦等(děng)有芒作物种子已经(yǐjīng)成熟,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处于播种最忙(zuìmáng)的阶段,神州大地一派繁忙景象。
为了祈求禾苗平安、农事顺利,皖南地区在芒种有“安苗”的习俗(xísú)。种完水稻后,家家户户(jiājiāhùhù)用新麦面蒸祭祀用的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用蔬菜汁染上(rǎnshàng)颜色,以求五谷丰登。
浙江云和(hé)梅源山区在芒种(mángzhòng)期间则会举行“开犁节”。农人们吹响开山号,犒赏耕牛,举行庄重的祭田神仪式,用歌声和优美的舞蹈表达对祖先开垦这片土地的感激和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liùchùxīngwàng)、家族(jiāzú)和睦的愿望。
如今,梅源芒种开犁节已列入(lièr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彰显农业文明(wénmíng)的节气标志。可以说,芒种不仅反映了先人从劳作中提炼出(tíliànchū)的生活(shēnghuó)智慧,更体现了人们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笃信。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许多在春日盛放的(de)花朵逐渐凋零,民间便形成了祭祀(jìsì)花神(huāshén)的习俗。《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zhōng)就有相关描写,“满园里绣带(dài)飘飖,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看着“花谢花飞花满天”,触景伤怀,写下了名篇《葬花吟》。
在南方,芒种前后正是梅子成熟的时候,许多地方(dìfāng)有芒种煮青梅(qīngméi)的习俗。新鲜青梅滋味酸涩,需要借助煮梅改善口感(kǒugǎn)。《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chēzhòu)”中写道,“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就(jiù)由此而来。
一收一种,道尽芒种节气的(de)内涵。岁时更迭,劳动者向(xiàng)大地挥洒晶莹的汗水,因播种的期待与收获的喜悦而充盈着稳稳的幸福。
立春(lìchūn):春到人间万象新
惊蛰:从南到北忙春耕(chūngēng)
春分:日月阳阴两均天(tiān)
清明:气清景明,天下皆(jiē)春
谷雨:春之暮章(chūnzhīmùzhāng),雨生百谷
立夏:万物至此皆(jiē)繁茂
小满(xiǎomǎn):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