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议事厅|如何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协商建言正在进行中……
京华议事厅|如何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协商建言正在进行中……
京华议事厅|如何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协商建言正在进行中……“孩子不到3岁,家长工作又忙,社区能出点招,让我家‘小小孩’放心‘托’吗(ma)?”“社区孤寡老人突发心梗,120需要家人陪同治疗,但(dàn)家人不在身边(shēnbiān),能不能完善机制(jīzhì),让老人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围绕“提升田村路地区‘一(yī)老一小’服务品质”这一主题(zhǔtí),在常青幼儿园田村分园举行了“京华(jīnghuá)议事厅”活动。会议一开始,参会的(de)居民代表和社区负责人纷纷提出各自关切的问题。
据了解(liǎojiě),田村路街道总人口(zǒngrénkǒu)10.8万,60岁以上老年人19931人,占比18.4%,其中(qízhōng)80岁以上“老老人(lǎorén)”占比10.9%;14周岁以下儿童13525人,其中0至3岁“小小孩”1860人。
“‘一老一小’服务(fúwù)保障始终是我们街道的民生重点,但辖区(xiáqū)人口数量大、流动人口多,现在仍存在为(wèi)老服务不够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田村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彦祥说。
如何(rúhé)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更好地提升田村路(tiáncūnlù)地区“一老一小”的服务品质?
“从2024年(nián)起,我市养老服务格局就从原有的‘9064’逐渐转变为‘9901’,也就是99%的老年人选择(xuǎnzé)社区居家养老,1%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海淀区民政局副局长(fùjúzhǎng)乔广林介绍,“针对现有格局,我们下一步(yībù)要优化老龄化工作机制,丰富服务内容,比如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提供多种养老助餐服务、加强科技赋能(fùnéng),打通各部门涉老数据等(děng),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张彦祥针对社区养老建议(jiànyì),社区居委会应建立定期上门(shàngmén)探望老人(lǎorén)的机制,同时与养老机构合作,探索打造智慧化检测设备,比如手环、感应器,从而进一步满足辖区内独居老人需求。
老有颐养,也要幼有善育。“我家里有个不到3岁(suì)的小孩,我想问一下,有没有可能通过引进托育机构,帮家长分担一些压力?”一位(yīwèi)居民代表(dàibiǎo)问道。
据海淀区政协委员(zhèngxiéwěiyuán)、区教委主任杜荣贞介绍,海淀区共有152址幼儿园(yòuéryuán),开设托班226个,提供托位(tuōwèi)4480个,其中普惠托位3685个,占比82.2%;田村路有各类型幼儿园13址,其中6址共开设托班7个,可(kě)提供普惠托位140个,目前(mùqián)在托婴幼儿72人。“综合(zōnghé)托位使用情况(qíngkuàng)来看,目前2至3岁幼儿入托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我区托育服务整体仍存在结构性不均衡的情况,我们会逐步协调能提供3岁以下托育服务的幼儿园开始扩招。”
海淀区政协委员、北京国际汉语研修学院院长李洁深耕教育行业多年,深知托育领域所(suǒ)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她建议增加针对家长(jiāzhǎng)的“教育课堂”,提升父母对于科学(kēxué)育儿的认知程度,同时加大对托班教师的教研(jiàoyán)指导和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对2至3岁幼儿的保育和教育能力。
活动现场,农工党市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wěiyuánhuì)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百瑞(bǎiru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龚楠,海淀区政协常委、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张盼月等,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也(yě)从各自领域就居民关切的问题(wèntí)进行了回应。
北京市政协(běijīngshìzhèngxié)副主席崔述强表示,“一老(yīlǎo)一小”既是民生热点,也是政府(zhèngfǔ)工作重点。本次议事活动在前期充分调研与视察的基础上,聚焦这一主题,选题精准,切合田村路地区民众需求。下一步(yībù),要充分利用“京华议事厅”协商(xiéshāng)平台,做到有事多(duō)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通过(tōngguò)协商议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推动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孩子不到3岁,家长工作又忙,社区能出点招,让我家‘小小孩’放心‘托’吗(ma)?”“社区孤寡老人突发心梗,120需要家人陪同治疗,但(dàn)家人不在身边(shēnbiān),能不能完善机制(jīzhì),让老人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围绕“提升田村路地区‘一(yī)老一小’服务品质”这一主题(zhǔtí),在常青幼儿园田村分园举行了“京华(jīnghuá)议事厅”活动。会议一开始,参会的(de)居民代表和社区负责人纷纷提出各自关切的问题。
据了解(liǎojiě),田村路街道总人口(zǒngrénkǒu)10.8万,60岁以上老年人19931人,占比18.4%,其中(qízhōng)80岁以上“老老人(lǎorén)”占比10.9%;14周岁以下儿童13525人,其中0至3岁“小小孩”1860人。
“‘一老一小’服务(fúwù)保障始终是我们街道的民生重点,但辖区(xiáqū)人口数量大、流动人口多,现在仍存在为(wèi)老服务不够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田村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彦祥说。
如何(rúhé)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更好地提升田村路(tiáncūnlù)地区“一老一小”的服务品质?
“从2024年(nián)起,我市养老服务格局就从原有的‘9064’逐渐转变为‘9901’,也就是99%的老年人选择(xuǎnzé)社区居家养老,1%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海淀区民政局副局长(fùjúzhǎng)乔广林介绍,“针对现有格局,我们下一步(yībù)要优化老龄化工作机制,丰富服务内容,比如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提供多种养老助餐服务、加强科技赋能(fùnéng),打通各部门涉老数据等(děng),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张彦祥针对社区养老建议(jiànyì),社区居委会应建立定期上门(shàngmén)探望老人(lǎorén)的机制,同时与养老机构合作,探索打造智慧化检测设备,比如手环、感应器,从而进一步满足辖区内独居老人需求。
老有颐养,也要幼有善育。“我家里有个不到3岁(suì)的小孩,我想问一下,有没有可能通过引进托育机构,帮家长分担一些压力?”一位(yīwèi)居民代表(dàibiǎo)问道。
据海淀区政协委员(zhèngxiéwěiyuán)、区教委主任杜荣贞介绍,海淀区共有152址幼儿园(yòuéryuán),开设托班226个,提供托位(tuōwèi)4480个,其中普惠托位3685个,占比82.2%;田村路有各类型幼儿园13址,其中6址共开设托班7个,可(kě)提供普惠托位140个,目前(mùqián)在托婴幼儿72人。“综合(zōnghé)托位使用情况(qíngkuàng)来看,目前2至3岁幼儿入托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我区托育服务整体仍存在结构性不均衡的情况,我们会逐步协调能提供3岁以下托育服务的幼儿园开始扩招。”
海淀区政协委员、北京国际汉语研修学院院长李洁深耕教育行业多年,深知托育领域所(suǒ)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她建议增加针对家长(jiāzhǎng)的“教育课堂”,提升父母对于科学(kēxué)育儿的认知程度,同时加大对托班教师的教研(jiàoyán)指导和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对2至3岁幼儿的保育和教育能力。
活动现场,农工党市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wěiyuánhuì)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百瑞(bǎiru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龚楠,海淀区政协常委、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张盼月等,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也(yě)从各自领域就居民关切的问题(wèntí)进行了回应。
北京市政协(běijīngshìzhèngxié)副主席崔述强表示,“一老(yīlǎo)一小”既是民生热点,也是政府(zhèngfǔ)工作重点。本次议事活动在前期充分调研与视察的基础上,聚焦这一主题,选题精准,切合田村路地区民众需求。下一步(yībù),要充分利用“京华议事厅”协商(xiéshāng)平台,做到有事多(duō)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通过(tōngguò)协商议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推动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